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素称福建“南大门”,各类经营主体总量约4.2万户,其中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济发展的主推力和就业的主渠道。诏安县人民法院(简称诏安法院)瞄准当地产业特点,聚焦诉前化解小事、诉内妥结小案、诉后有所作为,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诉讼领域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司法办案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办一个案件,拖瘦甚至拖垮一个企业”。
企业诉求无小事。诏安法院依托诉源治理平台,高效、立体、精细地靠前服务县域中小微企业,今年来提供4类常用合同范本及交易凭证模板,赠送涉企普法书籍40余本,受理各类诉求140件,调撤率55.71%,顺畅衔接产业社区开展线件,新收涉企审判类诉源案件同比下降13.46%,让更多涉企小事止步诉前。
“线上”+“线”诉源治理工作模式和“三型三化”工作机制,建好“线下四平台+线上云平台”,实现全县涉企矛盾纠纷调处的全流程管理,APP“接件-甄别-分流-指派”各流程24小时内回复率100%,推动涉企诉源治理“高效化”。
“纵向”+“横向”解纷争。抓牢工业园区“纵向”联通,压实属地责任,主动做好涉企纠纷一线排查、一线化解;制定《深化六大重点行业领域诉源治理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动员会,分领域确定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细化落实源头预防、治理责任,推进行业“横向”联通,建立金融、水产品等诉源治理工作室6个,诉前排查化解物业、消费、房地产等行业领域多发易发纠纷573件,推动涉企诉源治理“立体化”。
“专班”+“驻企”强治理。组建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积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等中心工作,为诏安港区深水码头、漳汕高铁诏安南站、中菲“两国双园”诏安片区等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召开府院联动企业座谈会3次。完善3家驻企法官工作室建设,聘请涉企调解员开展导诉衔接,推动涉企诉源治理“精细化”。
“我们旅行社公众号用了一张网络上的照片做宣传,现在人家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怎么办……”
无论标的大小,诏安法院对涉企案件,开辟从立案到审理、执行的全流程“绿色通道”,通过加强刑事、民事、执行工作,营造安全稳定、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通过涉企绿色通道审结涉企纠纷262件,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重点案由的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至8.72天,首执案件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所有监测事项均位于全市前列。
多方联动稳大局。审结非法经营罪13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7件,加大罚金刑的适用力度,通过追缴违法所得及没收犯罪工具、侵权产品等手段,提高刑事手段震慑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组织县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召开刑事办案质量研讨会,深化“公检法司”四方良性互动,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交流研讨刑事案件实践问题,共同建设法治诏安。
跨域协作再提速。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区域合作,设立“漳浦-诏安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立健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和异地委托协调化解机制,形成跨域协同化解模式。已接收漳浦法院委托协调知识产权案件9件,与县市场局联系协调相关知识产权案件3件。针对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重点案由实行“集中+优先”办案模式,建立未结台账逐案落实工作机制,大幅度缩短案件平均审理用时。
能动执行促成效。针对金融系列案件、小标的案件及财保案件探索建立“执前保全+执前督促”机制,首执案件同比收案下降22.79%。组建“执行员+司法警察”外勤执行专班,优化“流水账”式财产处置工作流程,以小标的案件为重点每周常态化开展2次集中执行活动,首执案件执结率68%,移送拒执线条,利用自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89人,限制高消费680人,17人迫于惩戒压力主动还款,涉及标的80万余元。
“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民间借贷利息太高了,拆东墙补西墙有时候就还不上……”
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比较差,诉讼案件结案后,诏安法院持续跟进,通过判后回访、司法建议等,协助修复信用、缓解融资困境,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县域经济大局。
有始有终善作为。服务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助力缓解融资难题、畅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等司法服务举措12条。对涉企案件开展判后答疑和监督帮扶,择取典型小微企业开展判后回访6次。加强调查研究,研判治理市场监管、城乡建设等23种易引发诉讼的诉求,加强专业指导和经验支持。设立司法行政调处中心,审查裁定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4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活水活资保存量。发挥“一站两中心”职能作用,加强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衔接联动、协同协作,对陷入困境的企业以“活查封”的形式进行保全,切实减少对困境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适用诉前保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157件。根据小微企业被迫向民间借贷导致矛盾纠纷高发的情况发出司法建议,并协调银行提供“整村授信”服务,惠及渔民、养殖户233户,累计授信金额2326万元,以“活水”破解融资难题。
守法诚信提质量。开展诚信“3·15”普法宣传,开设“诏法说案”线上普法专栏,利用身边案,讲透大道理。创建劳动关系领域“园区枫桥”机制,用“以案说法”形式强化劳动纠纷预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涉企劳动争议新收案件10件,纠纷诉前化解成效显著。深入走访企业,发放诚信经营、宣传手册,提供4类常用合同范本及交易凭证模板,发出法律风险提示23条,帮助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文/图 沈于蕙 陈欣)
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素称福建“南大门”,各类经营主体总量约4.2万户,其中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济发展的主推力和就业的主渠道。诏安县人民法院(简称诏安法院)瞄准当地产业特点,聚焦诉前化解小事、诉内妥结小案、诉后有所作为,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诉讼领域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司法办案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办一个案件,拖瘦甚至拖垮一个企业”。
企业诉求无小事。诏安法院依托诉源治理平台,高效、立体、精细地靠前服务县域中小微企业,今年来提供4类常用合同范本及交易凭证模板,赠送涉企普法书籍40余本,受理各类诉求140件,调撤率55.71%,顺畅衔接产业社区开展线件,新收涉企审判类诉源案件同比下降13.46%,让更多涉企小事止步诉前。
“线上”+“线”诉源治理工作模式和“三型三化”工作机制,建好“线下四平台+线上云平台”,实现全县涉企矛盾纠纷调处的全流程管理,APP“接件-甄别-分流-指派”各流程24小时内回复率100%,推动涉企诉源治理“高效化”。
“纵向”+“横向”解纷争。抓牢工业园区“纵向”联通,压实属地责任,主动做好涉企纠纷一线排查、一线化解;制定《深化六大重点行业领域诉源治理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动员会,分领域确定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细化落实源头预防、治理责任,推进行业“横向”联通,建立金融、水产品等诉源治理工作室6个,诉前排查化解物业、消费、房地产等行业领域多发易发纠纷573件,推动涉企诉源治理“立体化”。
“专班”+“驻企”强治理。组建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积极服务“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等中心工作,为诏安港区深水码头、漳汕高铁诏安南站、中菲“两国双园”诏安片区等重大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召开府院联动企业座谈会3次。完善3家驻企法官工作室建设,聘请涉企调解员开展导诉衔接,推动涉企诉源治理“精细化”。
“我们旅行社公众号用了一张网络上的照片做宣传,现在人家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怎么办……”
无论标的大小,诏安法院对涉企案件,开辟从立案到审理、执行的全流程“绿色通道”,通过加强刑事、民事、执行工作,营造安全稳定、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通过涉企绿色通道审结涉企纠纷262件,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重点案由的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至8.72天,首执案件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所有监测事项均位于全市前列。
多方联动稳大局。审结非法经营罪13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7件,加大罚金刑的适用力度,通过追缴违法所得及没收犯罪工具、侵权产品等手段,提高刑事手段震慑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组织县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召开刑事办案质量研讨会,深化“公检法司”四方良性互动,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交流研讨刑事案件实践问题,共同建设法治诏安。
跨域协作再提速。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区域合作,设立“漳浦-诏安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立健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和异地委托协调化解机制,形成跨域协同化解模式。已接收漳浦法院委托协调知识产权案件9件,与县市场局联系协调相关知识产权案件3件。针对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重点案由实行“集中+优先”办案模式,建立未结台账逐案落实工作机制,大幅缩短案件平均审理用时。
能动执行促成效。针对金融系列案件、小标的案件及财保案件探索建立“执前保全+执前督促”机制,首执案件同比收案下降22.79%。组建“执行员+司法警察”外勤执行专班,优化“流水账”式财产处置工作流程,以小标的案件为重点每周常态化开展2次集中执行活动,首执案件执结率68%,移送拒执线条,利用自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89人,限制高消费680人,17人迫于惩戒压力主动还款,涉及标的80万余元。
“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民间借贷利息太高了,拆东墙补西墙有时候就还不上……”
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差,诉讼案件结案后,诏安法院持续跟进,通过判后回访、司法建议等,协助修复信用、缓解融资困境,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县域经济大局。
有始有终善作为。服务保障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制定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助力缓解融资难题、畅通非公有制企业诉讼绿色通道等司法服务举措12条。对涉企案件开展判后答疑和监督帮扶,择取典型小微企业组织判后回访6次。加强调查研究,研判治理市场监管、城乡建设等23种易引发诉讼的诉求,加强专业指导和经验支持。设立司法行政调处中心,审查裁定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4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活水活资保存量。发挥“一站两中心”职能作用,加强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督管理衔接联动、协同协作,对陷入困境的企业以“活查封”的形式进行保全,切实减少对困境公司制作经营的影响,适用诉前保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157件。根据小微企业被迫向民间借贷导致矛盾纠纷高发的情况发出司法建议,并协调银行提供“整村授信”服务,惠及渔民、养殖户233户,累计授信金额2326万元,以“活水”破解融资难题。
守法诚信提质量。开展诚信“3·15”普法宣传,开设“诏法说案”线上普法专栏,利用身边案,讲透大道理。创建劳动关系领域“园区枫桥”机制,用“以案说法”形式强化劳动纠纷预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涉企劳动争议新收案件10件,纠纷诉前化解成效显著。深入走访企业,发放诚信经营、宣传手册,提供4类常用合同范本及交易凭证模板,发出法律风险提示23条,帮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文/图 沈于蕙 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