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风云浙商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年度风云浙商揭晓。仪式现场,“挺膺担当 融合向新——助力浙商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正式启动。
浙商总会金融委员会主席、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说,当前金融正面临“定位站位变局、数字化变局、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变局”等三大变局,要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应加快实现四大转变:服务对象从企业融资向产业生态转变、服务能力从依靠抵押担保的传统金融向依靠数据算法的场景金融转变、服务方式从以牌照为中心的专项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转变、服务内涵从“打猎式经营”向“种田式陪伴”转变。
近年来,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浙商银行提出了链式生态金融的理念,并依托“人才银行”和金融顾问制度在助力新质生产力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让金融“活水”流向产业链上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神经末梢”,为浙江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入了活力。
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600亿元;已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50亿元。
获得“2024年度风云浙商”的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维通”)董事长杨宏旭,他带领企业攻克数字孪生底层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
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昊芯英”)董事长杨龚轶凡入选了“2024年度风云浙商30强”。回顾企业两年多的发展历史,杨龚轶凡表示,这离不开浙商银行的一路相伴。
创立于2020年的中昊芯英致力于研发可支撑超大规模AI大模型计算的高性能AI芯片与智算集群,为客户提供全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一体化AI创新技术方案。
在企业创业初期,浙商银行就提供了与之匹配的科创金融信用授信。2023年5月,中昊芯英在新一轮股权融资中,仍有5000万左右的资金缺口。浙商银行积极运用金融顾问服务优势,短时间成功引荐资本管理公司,并联动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协助公司进行股权融资谈判、协议文本审核和签订,保证企业股权融资顺利落地。
在两年多时间里,浙商银行根据中昊芯英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场景,灵活配置信用授信以及资产池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金融理财产品,敞口授信由最初的2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有效满足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目前,企业已与各地政府、运营商、企业合作建设多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成为国内AI训练芯片第一梯队的企业。
针对不一样不同阶段科技公司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浙商银行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模式,探索推动授信逻辑向“社会价值评价+信用”转变,迭代推出“科创共担贷”“科创银投贷”等16个科技金融系列新产品,已累计服务科创企业超3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600亿元。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创新与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浙商银行积极做出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打造以“人才银行”为基础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助力浙江打造人才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
浙江德尚韵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知名专家、教授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企业专注于医疗大数据和AI、3D精准手术规划和术后评估等医学前沿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2021年,该公司完成了项目的实验室研发,然而由于前期投入较大,项目推进还需要资金支持。在企业初创期轻资产、无抵押的情况下,浙商银行通过“人才支持贷”产品,创新“以人定贷”,为公司可以提供了200万元资金支持。
随着研发活动的推进,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增加,该行根据公司成长阶段的情况,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了合计超2000万元的授信支持,为公司可以提供“人才银行”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多年来,浙商银行持续以“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助力高层次人才筑梦立业,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据统计,该行已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户(浙江省内超1700户),其中,国内外院士41位、国家级人才近700位、省部级人才超1300位。
金融机构服务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接下来,浙商银行将以争先之势,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深度融入新兴起的产业集群的培育,为怀揣核心技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的浙商企业,提供从初创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护航,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上的长期“陪跑人”。(浙商银行)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