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网官方入口
朱娟 中国企业出海的专利风险应对:规避设计的策略与实践
发布:华体育网官方入口   更新时间:2025-02-15 20:43:57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产品的专利风险管理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法律课题。尤其是在面临国外竞争对手或其他权利人的专利风险时,如何通过合理的规避设计降低潜在的专利侵权风险,慢慢的变成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规避设计,亦即“设计绕过”,是指在研发过程中,在已经存在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调整或创新,避免侵犯已有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通过规避设计,企业能够在不侵犯他人专利的前提下,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技术,避免潜在的专利诉讼风险。

  规避设计并非简单地避免采用专利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是在更高层次上从技术和法律方面出发,寻找能够有效规避现有专利保护的替代方案。这一过程需要企业对目标市场中的专利状况做全面、深入的分析,确保新设计能够完全避开相关专利的保护范围,避免“新设计”依然落入风险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及存在“等同侵权”的风险。

  规避设计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同时也是倒逼研发设计的“外部推动力”。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推进,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临复杂的海外专利环境。专利的跨国保护和专利诉讼风险在海外市场中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挑战。通过有效的规避设计,企业不仅仅可以避免侵权风险,还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动,获取更强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值得一提,如果遭遇海外诉讼,特别是欧美市场诉讼,不论是诉讼应对的财务压力还是商誉影响,对出海企业而言都是巨大的成本付出。相比之下,规避设计在成本效益方面更具优势。

  笔者在实务工作中通过协助研发人员进行风险专利规避而产出的“新设计”,往往相对于风险专利中的技术方案具有更高的技术先进性。例如在一个汽车领域FTO专利风险调查案件中,在不落入风险专利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研发人员选择了“螺旋式凹槽”作为新的规避设计的具体方案,既能轻松实现既定的设计目标,同时能进一步降低噪音的产生,相当于在风险专利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迭代和优化。

  规避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设计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往往从技术方面出发,关注的是如何在产品上实现创新和功能,而对专利的法律保护范围理解有限。这就可能会引起所谓的“无效规避设计”,即设计虽然在外观或结构上不一样,但依然可能被认定为相同侵权或者等同侵权。

  笔者近期处理的一个医药领域案件就是类似案例。在该案中风险专利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是某种医药生产设备的工作方法,在涉案专利的说明书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详细的医药生产设备的具体结构和附图说明,其目的是为了充分阐述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工作方法怎么样做落地执行。

  笔者所服务的某企业研发部门对于此风险专利的存在是知晓,并根据该专利中所披露的具体技术方案和产品构造,从产品构造角度积极进行了“规避设计”,从而认为是绝对没专利风险。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发现这些权利要求保护的是医药生产设备的工作方法,而非具体产品结构。虽然该企业的研发部门在产品构造上进行了积极的规避设计,但依然是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笔者通过和研发部门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进行积极沟通后,建议还必须要对该设备的工作办法来进行规避设计,才能确保不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实现“有效规避”风险专利,来保证产品出货海外市场时无专利侵权的隐患。

  通过上述案例可知,规避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有专门的知识产权(IP)团队和/或外部专利律师的参与。专利律师或IP专家具备专业的专利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和把握专利中的“权利要求”范围,从法律的角度为产品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规避方案。专利律师或IP专家通过对专利的分析,可以帮助研发团队明确哪些技术方案是有风险的,哪些设计改动能够有效规避现有专利的保护范围。专业的专利律师可以帮助研发团队识别哪些技术方案可能会面临侵权风险,并对其进行提供技术和法律层面的规避建议,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的规避设计”。

  另外,市场与产品部门通常对产品的市场定位、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商业可行性有深刻的理解。在规避设计中,市场与产品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他们可以提供市场背景和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反馈,帮助研发团队确定哪些设计改动能在不侵犯专利的前提下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市场部门能够评估不同设计的具体方案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新产品能够成功进入目标市场。

  笔者在处理上述医药生产设备案件中,所服务的某企业销售部门相关负责人也是热情参加在其中,并根据海外市场的竞争形态和客户的实际的需求提供十分中肯的建议。另外,由于海外市场一般以大规模的公司为代表的“大客户”对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非常强,对供应商的知识产权风险管控很严格,这些外部因素也是推动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积极规避设计的动力。

  规避设计的首要步骤是对风险专利进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同族专利家族中每一个国家专利中的“权利要求”部分进行细致的解读。权利要求是专利的核心,它明确界定了专利保护的范围。因此,在进行规避设计时,必须全方面了解每一项权利要求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和技术覆盖范围。

  “权利要求解读”是重中之重,正常的情况下建议由专业律师或IP专家来完成,该项工作不仅涉及专利本文、审查历史等文档,若涉案专利过往有无效、异议、公众意见和诉讼等审查历史,还需要梳理所有过往审查意见及申请人的意见陈述等“内部证据”,同时结合“外部证据”对权利要求的解读进行全方位和综合判断。

  笔者在处理一个机械设计领域案件中,涉案风险专利是一件英文专利,其权利要求中有限定“circumference”一词。对该英文单词“circumference”确切含义的界定,是特别的重要的。若是理解为“the line surrounding a circular space,即圆周”,则“circumference”所对应的部件应该是具有几何意义上的“圆形”结构;若是理解为“the outside edge of an area or object that is round or curved,即外周”,则“circumference”所对应的部件为具有圆形或者弧形结构,并不是一定是几何意义上的“圆形”结构。对“circumference”一词不同的解释,则对待分析目标技术方案会带来不同的侵权分析判断。

  另外,在处理具有多个同族申请的相关专利分析时,对某一个专利的权利要求解释时,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其同族专利中相关部件的技术表达,尤其是涉案专利的优先权专利申请中原权利要求的语言表述及其说明书里面解释等。在实务工作中,存在较多案例由于翻译所带来权利要求解释的困惑等问题。

  由上案例可知,权利要求中每一个技术特征以及每一个词语的解释都是至关重要,它们影响到权利要求的边界,进而决定了相关专利的风险程度。

  规避设计并非全球统一,专利的保护范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几率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规避设计时,必须根据目标市场的具体专利权利要求量体裁衣,定制专门的规避设计策略。比如,某项技术在美国可能被认定为专利侵权,但在欧洲或中国却可能不存在专利风险。这是因为专利的审查历史、权利要求的修改方式,和相关法律制度存在显著差异。

  笔者在处理一件FTO专利风险调查案件中,同一个专利家族在欧洲、中国和美国均授权,但专利保护范围存在比较大差异。通过对各个国家或地区权利要求的解读和分析,相关这类的产品的技术方案与涉案欧洲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存在比较大的区别。相关这类的产品的技术方案与涉案美国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基本一致,落入涉案美国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风险较高。若是选择进入美国市场,则需要积极的规避设计,以降低落入风险专利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案例可知,为了确认和保证在全世界内专利风险的可控性,企业要根据不同市场的专利法规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规避设计。这不仅降低了专利侵权的风险,还通过精确的设计策略最小化了规避成本,同时确保市场营销活动不会受到专利壁垒的限制。

  规避设计的具体方案一旦确定,需要在向客户或第三方披露之前进行保密管理。尤其在涉及到专利申请时,任何公开的技术方案都可能会影响专利新颖性,进而导致专利申请失败。另外,在实践中也有企业的技术方案在专利申请之前向供应商或者客户披露,导致专利申请被他人先申请等情况。因此,规避设计的具体方案应在专利申请后才能对外披露。

  对于时间紧迫的项目,公司能够考虑利用本国的优先权制度或临时申请程序,先在本土申请专利,再通过优先权延伸至其他目标市场。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

  规避设计一旦完成,企业应立即进行本土专利申请。及时的专利申请不仅仅可以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保护,还能防止竞争对手借此设计出相同或相似的技术路线。专利申请的及时性是保护创新、避免专利抢先的关键。

  在进行本土专利申请时,企业应最大限度地考虑专利的地域性。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专利保护相对宽松,而别的地方则可能要求更加严格的技术披露和创新性要求。因此,企业应根据不同市场的专利要求来调整专利申请的策略。

  优先权制度是规避设计过程中专利申请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利用本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公司能够在一定期限内优先申请其他几个国家的专利。这不仅能帮企业争取时间,确保其他几个国家的专利申请不可能会受到早期公开的技术影响,还能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专利保护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优先权制度的时效性通常为6或12个月,企业一定在该期限内进行其他几个国家的专利申请,才能享有优先权。因此,合理的安排时间并及时启动国际专利申请程序,是规避设计后保护企业技术的关键。

  另外,本国优先权制度的使用。如果部分规避设计的具体方案在专利申请时不是最终落地方案,能够使用本国优先权制度,先将基础技术方案进行申请,确保基础方案的申请日。后续新增或者修改的技术方案再以要求本国优先权进行申请。

  规避设计和专利申请应当是企业整体专利战略的一部分。在实施规避设计时,企业不仅要关注当前市场的专利风险,还要对未来可能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

  某一项规避设计是最终的落地执行产品,是一项优化的技术方案,且这一方案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已经慢慢的变成为了该后续产品中的主流设计的具体方案。鉴于该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显著优势以及企业在未来市场扩展中的长远规划,建议在产品未来可能进入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前瞻性的专利布局。

  这种前瞻性的布局策略,即便在当前产品尚未郑重进入这些目标市场进行销售或推广的情况下,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提前在相应国家和地区申请并获得相关的专利保护,公司能够有很大效果预防竞争对手在这些市场内模仿或抄袭其独特的设计的具体方案,从而确保自身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此外,进行前瞻性的专利布局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向潜在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展示企业在研发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实力与决心。

  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专利风险管理对企业,特别是海外市场拓展的企业来说特别的重要。规避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法律策略,为企业在避免专利侵权的同时,保留了技术创新的空间。然而,规避设计并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调整,它还需要企业在跨部门合作、法律和技术、市场战略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为了实现有效的规避设计,企业一定结合专利律师和/或In-house IP专家的专业相关知识、研发部门的技术能力及市场部门的战略视野等多部门,协同应对产品出海中的专利风险挑战。

上一篇:一大批房企已经成功退地
下一篇:陕西加大财务投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展开
关于我们
华体育会app官方下载在线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华体育网官方入口
行业动态
华体会手机
咨询服务
审计服务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