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伴随世界经济的高速前进,中小微型企业在各国都曾经历由被轻视与否定到被重视与肯定的发展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蓬勃发展。现在,中小微型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的因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托和促进力量,并在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小微型企业所面临着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财务控制薄弱;管理模式僵化,管理概念陈旧等问题,这样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近期开展的一次中小微型企业专项审计调查,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问题做多元化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对应对策,以期能对中小型企业研究融资问题提供帮助。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并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不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必定会引起整个经济稳步的增长结构的不合理,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通过审计专项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本原因为:
(一)内部原因。一是中小微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对融资的影响。首先,中小微企业中占多数的是非公有制企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一般集中在企业主手中,企业的管理层大多数是企业主的朋友或家人,在管理方式上带有浓厚的家族管理色彩,尚未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容易形成“一言堂”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集思广益,制定最佳经营策略;其次,在人事制度上容易任人唯亲,不重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不足,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敬业精神,使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关键的研发人员流失,不但会造成前期研发经费的损失,还会阻碍公司制作经营水平的提高,阻碍企业未来的发展;第三,财务制度不健全,容易存在虚假账目,导致资信评估困难,信息公开披露没办法保证真实,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严重影响企业获得外部融资,限制了资产金额来源,阻碍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二是中小微企业的诚信度对融资的影响。企业的诚信度决定了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也将直接影响着企业能不能从融资机构那里拿到所需要的资金。如果一个企业在周边以及社会当中信誉良好,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投入这个企业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道德风险。企业的信誉良好也代表着企业的经营运作状况良好,在社会网络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是让人信服的。因此,中小微企业树立自己的良好信誉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目前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信用、欠账赖账的情况下,这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努力来维护。信任环境降低了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中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面临着发展不确定性和企业本身的道德风险。例如,中小微企业和投资方有了长期的信任合作伙伴关系,那么对方就愿意拿出钱投入企业以获得一定的利益,并且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出适当的建议,帮企业更好的运行,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信任关系。如果对中小微企业的信任度很低,那么企业就很难从融资机构那里获得资金。反之,若企业把信用制度建设重视起来,对方认为这个企业是让人信服的,不用担心会被欺诈,不用担心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他们会更愿意冒险从事投资活动。
三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条件对融资的影响。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资产少、负债能力低,寻求担保十分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软件企业其净资产大都偏低,人力资源又都偏高,在贷款时,往往少有抵押资产。
四是中小微企业的财务情况对融资的影响。以银行贷款为例,银行在考虑是不是给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会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而其中为银行所关心的除了资产规模等指标外,还包括企业的盈利情况。一般来说,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不会很快被市场淘汰,并且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融资后,也有能力按约还款,此类中小微企业在从银行获取融资的时候也易于获得成功,银行在给此类中小微企业贷款时也会更加放心。风险抵御能力是指企业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恶化时的抵抗能力,包括企业是否能快速适应外部市场的激烈变化,企业是否能从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正常经营,保持继续盈利或者不亏损的状态。抵御风险能力还可以指企业在面临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的抵御能力,包括在企业遇到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企业信誉危机等情况下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二)外部原因。一是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较窄。在笔者近期参与的中小微型企业专项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中80%的企业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在现行体制下,公司进行外源融资至少有七条路径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银行贷款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风险资金融资、上市融资、项目融资、贸易融资等。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未来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选不一样的融资渠道。目前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且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是中小微型企业银行贷款融资成本比较高。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都会存在中间手续费用。由于中小微型企业受到的监管和关注较少,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信息含量较低,财务报表数据随意性强、可用于抵押和质押的资产不足、经营历史短、缺乏信用历史记录,使得银行难以对企业的赢利前景和经营状况做出合理判断。银行熟知这种现状,为防范金融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融资困境,保证贷出去的款能按时收回,通过将风险转移给担保公司的做法来规避信贷风险,造成中小微型企业不仅要负担贷款利息,并且要承担担保费等中间费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贷款利率。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制定了严格的贷款管理约束机制,发放贷款都实行“信贷责任终身制”,贷款出现风险,责任人要负责清偿,实际就是贷款“零风险”,基层金融单位的决策者和经办人员权衡利弊,比较风险与收益成本,自然不愿意向风险较大的中小微型公司可以提供贷款支持,因此造成目前银行对中小微型企业惜贷的现状。但银行利润来自存、贷款利差,为满足自身利润指标要求,银行则通过对企业上浮贷款利率的方式来实现利润目标的完成。
三是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受行业差异的影响较大。目前反映“融资难”问题的主要是中小微型型工业公司。相对小微型服务业而言,对外源性融资需求较低,这主要是受该行业的服务对象、辐射范围、市场容量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主要是通过企业资本金、留存收益、个人资产、家族内部借款等内源性融资来解决企业未来的发展所需资金。
四是担保公司实际担保放大倍数不高。通过对担保公司的调查分析,目前担保公司在保余额约为净资产的2-4倍。根据《湖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允许超出其净资产的10倍。显然,行业放大倍数没有正真获得充分的发挥、利用,制约了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但倍数不是监管部门定多少就多少,还要看市场,看银行的接受程度,倍数不高,说明担保公司的公信力不够、核心能力不足。
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从中小微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妥善解决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公司制度;采取现代管理方式,取代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方式。在诚信度方面,中小微企业主应树立牢固的诚信信念,加强员工的诚信意识,监督并保障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内外部的诚信行为。在信息制度建设方面,中小微企业应逐渐建立起企业的信息化制度,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平台,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地及时、有效地传达,保证给予外界信息的真实性。在融资担保条件方面,在中小微企业没有条件提供融资担保的硬件条件时,应着立加强企业其他软件方面的建设,逐步的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以至于使企业达到商业信用融资的要求;在中小微企业有条件达到融资担保条件时,则应该确保企业和各融资方的良好关系,因为有条件的企业也不一定可以融到资金。财务情况方面,中小微企业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总的来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应致力于使自己在同行中保持独特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并慢慢地加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为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从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来看,政府是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最重要的影响方,政府有关部门要构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帮助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整合融资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与各金融机构的融资信息对接,同时也成为政府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推介金融理财产品、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重要窗口。要出台有关政策及措施,优化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环境,如:降低经营门槛、降低税负、缩减审批手续等。虽然行业不同对外源性融资的需求也不一样,但政府对无外源性融资需求的企业应与以同样的关注与扶持,以促进各行业中小微型企业的平衡发展。要积极地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积极地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试点,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制度、发挥信用中介主体作用和营造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等方面做积极的探索,可优先考虑由地方政府出面,在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配合下投资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和中小企业负责人信用档案,并与各金融机构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三是积极构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确保对小企业信用贷款投放的增速要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的要求,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建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扶持中小微型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目标考核机制,如设定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增长幅度与全部贷款增长幅度比、中小微型企业占贷款企业户数的比等量化指标,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宽业务领域与范围,开发出适合中小微型企业特点的金融理财产品,在银企合作中促进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全面实现双赢。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借鉴国外信贷担保先进经验利用政府的公信力作为中小企业信贷的担保,激活民间资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方平王厚芸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