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沟通与谈判是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融资谈判不但必然的联系到融资的结果,还可以让投入资产的人更深刻地了解创业者及其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创业者在和投入资金的人进行谈判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投资方会根据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的业务现状、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竞争环境等多个因素来对公司做估值,而创业者则应该要依据自己的成长潜力、融资金额等因素来合理地定价。
创业者需要与投资方明确融资方式,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私募债等,以及融资的具体方式,比如在多个轮次中分批进行融资等。
企业融资通常不会只找一家投资机构,创业者可能还会在同一时期内收到几家机构的投资意向书,并且进行实质性谈判。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创业者在几家投资机构来回交流中抬价,投资机构大多数都会与创业者约定一个独家谈判期,也就是在固定期间内只能与某一家投资机构谈判。独家谈判期是很常见的形式,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可能导致企业错过最佳融资时机。
众所周知,投资意向书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正常的情况下,双方都会遵守其中的约定,并且投资意向书还是后期签订正式协议的基础内容。因此,投资意向书仍然是创业者需要重视的内容,并且投资者还可以将希望在正式协议中体现出来的内容在投资意向书中体现出来。
融资占股比例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控制权和股权分配,因此创业者需要在谈判中合理把握,兼顾自身的利益和投资方的需求。
在融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着重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等重要资产的权益,以减少投资方或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投资者投钱进去,有很大原因是看好创始团队的能力,能够将企业经营好。也正因如此,投资者会提出一些要求来绑定创始人,比如竞业禁止协议、不离职条款等,避免创始人在经营过程中离职或再次创业等。这些要求如果属于诚信方面并且合理的话,创始者理应同意。但是,在竞业限制的范围、不离职的年限等方面需要和投入资金的人就真实的情况协商。
双方需明确融资合同条款,包括投资方的退出机制、风险分担、管理机制等,以避免日后发生矛盾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