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协商、商务谈判,到和老板谈加薪升职,甚至是日常讨价还价,每一次有“目的”的谈话,就是一场谈判。如何成为一个谈判高手,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呢?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谈判高级讲师凯恩在《聪明的基金经理》这本书中提供了7个可行的谈判技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用来改善谈判结果。
谈判中的参与方很少拥有同等的议价能力。比如,首席投资官一般都负责管理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而对方只是一个初创的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能力可能有限,但投资者的需求却可能严重超过标准。更有实力的一方通常都会分得相应比例的蛋糕。我在商学院的谈判课程中学到了“把蛋糕做大”的理论,它鼓励参与方想方设法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仅争论如何瓜分。
金钱是商业活动和投资谈判的驱动力,对双方都有价值,是胜负手所在。但对财务方面的关注有几率会使忽略同样有价值的非货币利益。寻找非货币利益,将为谈判带来更多价值。
谈判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让步。与其试图把每一项都均分成两半,不如创造一方大赢、另一方小输的条件。聪明的交易可以为双方都增加价值。
交易双方通常都会对未来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企业的出售方相信企业会有更快的内生上涨的速度,但收购方则可能认为他们带来的分销网络将更大程度地促使企业扩张。对赌协议有助于交易双方解决关于未来的分歧。出售一家公司获得的收益取决于成交价格,而成交价格又取决于交易结束后企业的表现。
行为心理学认为,抢先出价的一方会受益于锚定效应。但凯恩认为,关于出价顺序的研究还没有定论。如果你在没有充分了解对方利益的情况下先行一步,结果可能是徒劳,更有一定的概率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价格锚定得太低。只有当你尽可能多地了解了对方的利益和诉求点后,先出手并锚定在高处才是有效的。
在谈判遇到困难的时候,使用温和的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双方继续保持接触。FBI前人质谈判代表克里斯·沃斯(Chris Voss)在《掌控谈话》一书中讨论了换种方式表达“不”的重要性。将否定变成进一步探讨的可能性,可以将交易破坏者变成交易达成者。他推荐了以下可以缓解僵局的表达方式:
在谈判过程中离席而去会给对方带来压力,迫使其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只要给自己留下能重新进入谈判的余地,离席有时是最有价值的工具。
凯恩发现,让他的学生做出离席的举动很难。在他的谈判课上,他曾经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离席一次才能够最终靠这门课。但即便如此,直至最后一次谈判,至少有一半学生还从未离席过。凯恩提醒他们,只需要离席然后再回来就行了,虽然明知这么做就能通过考试,可他们还是做不到。
离席会使对手产生焦虑和危机感,从而有可能是在谈判过程中获得更多利益。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
谈判是投资研究、管理投资机构乃至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精心准备、更新信息和有效沟通可以使首席投资官为其服务的对象提供更多价值。
面谈、决策制定和谈判的各种技巧使首席投资官能更好地实施其投资策略。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是一个人工作,因此如何带领团队是做好所有这一切的关键。
作者泰德·西德斯的第壹份投资工作就师从大卫·史文森,探索投资的制胜之路。西德斯撰写本书的初衷,就是揭示世界顶级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和投资,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本书凝结了西德斯25年的投资实践经验,并将“资本配置者”150期嘉宾访谈的经验总结悉数呈现。书中的内容虽然来自全球实践,但很多内容注入了关于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看法,也是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颇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相信中国的投资人士,特别是基金经理看过本书之后,会有所启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