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地制宜”的要求,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和路径选择是坚持实事求是。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要以习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结合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找准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全力为黑龙江省深化改革开放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这为我们正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紧紧围绕黑龙江省“4567”重点产业布局和行动计划,以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坚持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打通融资堵点,联合建立重点项目融资工作机制,构建上下贯通、省市协同的服务网络,形成重点项目融资需求“白名单”推送银行机构开展融资对接。要组织银行机构分步有序深入企业和项目逐户开展对接,对重点项目实行动态台账管理,对未获得贷款的企业和项目分类施策,一同推动全省重点项目和制造业融资对接工作实现全覆盖,融资需求得到一定效果满足。充分的发挥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更多融资对接活动从线下移至线上,实现更多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解决,切实提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对接效率和获贷成功率。要把金融支农抓紧抓实,深入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先行先试样板区创建工作,聚焦农业生产、黑土地保护、农田水利、农业科学技术等领域,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强省建设。同时,要抓住黑龙江省举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契机,持续加大冰雪经济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链条发展。加快文旅产业金融创新,有效满足文旅产业融资需求。
习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力发展科技金融是全面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和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构建同科学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的要求,立足黑龙江省产业基础优势,加强政府、金融、担保、企业合作,全面落实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省内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股贷债保”融资的联动支持。积极探索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融资创新模式,采取“真金白银”政策手段,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科创金融融资规模,不断拓宽科技公司的融资渠道。要加强与地方科技、金融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持续开展科技领域融资对接,共同实施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精准宣介各类政策产品,综合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发展好绿色金融,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是高水平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优化绿色金融供给是金融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保持全省绿色贷款迅速增加势头,动员全省金融系统在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创新产品服务、用好政策工具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组织金融机构建立绿色专营体系,并做好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督导合乎条件的银行机构用好用足政策资金,扩大政策惠企覆盖面。积极构建与生态、资源、工信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定期梳理汇总生态环保、节约能源改造、传统能源绿色转型等领域的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引导银行机构开展对接,支持黑龙江绿色产业做大做强。
习强调,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可以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工作中,我们要持续优化整合黑龙江省辖区银行、证券、保险、地方金融组织、公司集团等领域风险监测工作,持续做好稳健性评估、压力测试等基础工作,前瞻性开展应急演练,全方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要切实做好重大事项报告和应急处置。进一步夯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畅通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信息渠道,完善风险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有力维护全省辖区金融稳定。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建立健全政银企有效合作交流机制,为公司可以提供增信服务,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问题。深化“诚信龙江”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做好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推广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有效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提高全社会金融意识和防风险能力。要依托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持续巩固对外合作重大成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接合作项目,全力支持跨境基础设施、合作园区、边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等重点领域发展,助推黑龙江省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依托黑龙江省区位优势、外贸优势,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应对外部形势变化,持续优化涉外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