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财务BP要有能力解读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经营问题,对企业总体经营情况心中有数。基于财务报表我们大家可以计算相应的指标,检验以下三个指标是否健康。
包括净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利润规模等,从经营角度要重点看收入和利润的绝对值以及同比、环比的增长率。收入和利润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状况和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制定企业阶段性目标和KPI的依据。
包括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用占收入比,管理费用占收入比、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性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改善产品营销、研发等工作,能够给大家提供科学依据,不过盈利性分析须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中等水准才有意义。
包括现金流指标和营运资本指标等,如三大净现金流(经营、投资、融资)是正是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应该支付的账款周转天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流动性指标主要跟现金流有关。并间接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对公司改善资金管理、客户信用管理,乃至产品和经营销售的策略制定,都有重要意义。
财务报表:收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核心财务报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非财务数据:结合市场调查与研究、行业报告、竞争对手分析等非财务数据,为财务分析提供更全面的背景信息。
比率分析:利用毛利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率,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偿还债务的能力和运营效率。
趋势分析:分析财务数据的历史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的新趋势和潜在风险。
怎么做经营分析,见仁见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目的和内容都不同。基于北大系企业家们的创业实践,这里总结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分析方法论,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供参考。
财务BP制定优化方案与行动计划,是给企业管理层经营分析的结论和改进建议。
从财务分析上升到经营分析,财务BP的“四步法”不仅仅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更深入地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还能引导他们洞察经营活动的本质,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